钏姓的来源及历史名人

来源:人生好运网 3.04W

钏姓氏是我国百家姓中的一个罕见姓氏,它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,主要源于畲族,出自唐朝时期派驻闽越地区的大将军陈元光,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。目前,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中未能进入前2000名。大家是不是对这个姓氏很感兴趣呢?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
姓氏渊源
  第一个渊源
  源于畲族,出自唐朝时期派驻闽越地区的大将军陈元光,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。钏氏源出古代畲族,在唐朝以前,没有钏氏。唐朝以前,福建的畲民深受半奴隶半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,经常以武力反抗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权,汉族统治者也无法予以遏制,他们驻这一地区的军队,只能驻守在九龙江以东“阻江为险”,“插柳为营”,与“蛮獠”相对峙。在唐王朝建立强大的中央政权以后,为了巩固对东南边陲的统治,乃于唐总章二年(公元669年)和唐仪凤二年(公元677年),先后派陈政、陈元光父子率领军队来到闽南进行剿抚。陈元光赴闽后,在逐步取得军事优势的同时,坚持对“蛮獠”实行招抚政策,他下令本人以及跟随他们父子入闽的唐军及随民,全部在这闽越一带落籍,使该地区成为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。后来,陈元光的这一支具有钟氏畲族血缘的子孙逆汀江而上,直至长江流域,因而取姓氏为“钏”,大多驻居于建康(后叫建邺,今江苏南京),后又逐渐衍分至湖南武冈、云南腾冲、四川阆中等地区,其家族人等在唐、宋、元、明诸朝多为军伍者,所以钏氏与陈元光一支陈氏有密切的血缘关系。

钏姓的来源及历史名人

至于“钏”字作为姓氏的读音,在宋朝时期的官修字书《类篇》中讲得明白:“昌缘切,音穿。”即读音作chuān(ㄔㄨㄢ)。钏氏族人大多尊奉陈元光为得姓始祖。

第二个渊源
  源于倭奴族,出自唐朝时期倭奴过遣唐使,属于汉化改姓氏。唐朝时期的公元七世纪初开始,以及在其后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中,倭奴国为了学习中华文化,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,其次数之多、规模之大、时间之久、人数之众,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历史上的空前盛举。由于遣唐使在唐文宗李昂执政的大和年间(公元827~835年)最为众多,这批遣唐使学成回国后,对推动和促进两国文化、经济等领域的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,极大地促进了倭奴国社会的发展,从此,倭奴国人开始称自己为“大和民族”,以追念唐大和年间的遣唐使们。

在遣唐使中,有一批倭奴留学生的姓氏为久代氏,罗马字为“Kushiro”,日语为“钏路”,来自倭奴钏路部族(今日本国北海道东南岸的钏路市),进入中国后,按汉俗起汉姓为钏氏,其中后有留居中国者,逐渐融入中华大家庭,在唐末五代时期避战乱迁居岭南地区,以钏氏世代相传至今。

迁徙分布
  钏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,主体是汉、畲民族融合姓氏,源起唐朝,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,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百二十一位,以腾越为郡望。

今四川省的阆中市,湖南省的武冈市,云南省的昆明市、保山市腾冲县、潞西市,大理市巍山县,台湾省,缅甸,泰国,新加坡等地,均有钏氏族人分布。

热门标签